科技是一項神奇而客觀的科學技術,科技對人類世界而言,其目的不在于用無窮的智慧去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而在于促進世界文明的不斷前行。在人類文明的浩瀚宇宙中,科技力量占據(jù)著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
稀缺醫(yī)療資源——紅外體溫檢測儀
在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中,一場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力量、中國科技的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醫(yī)療設備至關重要,一種叫紅外體溫檢測儀的非接觸式測溫設備在這次疫情中起著重要作用。
這類產(chǎn)品工作效率很高,其使用更為安全、響應時間快、非接觸等特點,突破了距離和空間的限制,在測量體溫時比手持額溫槍等測溫設備更為高效便捷。在大范圍和遠距離測量中可以讓人群中的體溫狀況一覽無余。在疫情爆發(fā)初期,迅速投放到商場、車站、機場等各個工作場所進行使用。
核心技術——紅外芯片
在這個共享時代,核心技術意味著話語權。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擁有核心技術意味著在國際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對于紅外探測技術來說,它最核心的器件是紅外芯片。紅外芯片之所以是核心,是因為它探測敏感度高、探測結果十分精準。但是讓人感到十分艱難的是:紅外芯片一直以來是西方的核心技術,被法國、美國等發(fā)達國家長期壟斷。而且這些國家對我國的出口審批制度非常嚴格,幾乎禁運。
曾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的黃立在這樣的條件背景下,毅然決定下海經(jīng)商,之后成立的高德電氣公司在中國非典爆發(fā)時期,為政府提供紅外測溫設備,進一步促進了疫情檢測網(wǎng)絡建設。
在這個人人共享的時代,科技的獨享者往往更具優(yōu)勢,許多歐美國家在紅外技術的研制方面比較先進,相較而言,中國在這方面有些落后。再加上歐美國家對我國芯片嚴苛的限制條件,高德紅外無法在技術研發(fā)上面得到很好助益。由于美國擔心高德紅外掌握紅外探測技術,也不斷向法國施壓,法國政府迫于壓力,隨即也對高德紅外進行紅外技術方面的封鎖。
突破難關,高德紅外自主研發(fā)核心技術
在這種嚴峻情況下,黃立心下決定一要研發(fā)出紅外芯片這一核心技術。從2009年開始,他就開始率領自己的科研團隊自主研發(fā)紅外芯片。但在這研發(fā)的過程十分的艱辛、困難重重。紅外探測器專業(yè)跨度很大,僅專業(yè)領域就涉及到幾十個。范圍廣泛、技術復雜,所以這一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都至關重要,不能出一點兒差錯,在材料提取方面、技術研發(fā)以及工藝層面都不能粗心大意。高德紅外的負責人為此下了很大的決心,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制定了比較系統(tǒng)完善的計劃。
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在2010年的時候,高德紅外成功上市,黃立把近20億元的人民幣全都投入到探測器項目的研發(fā)之中,不斷招聘相關專業(yè)的人才,組建了一支規(guī)模龐大的技術團隊,并通過各種途徑、想盡一切辦法自主研發(fā)和改進芯片技術。
黃立帶領自己的團隊在2017年,終于突破了重重的技術難題和復雜的工藝難關,有效地保證了我國紅外探測器的自主研發(fā)性和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國的軍事裝備安全。而且高德紅外搭建的三條制冷和非制冷紅外探測器生產(chǎn)線也開拓了中國紅外市場。
不僅如此,高德紅外在其他方面也趕超了西方相關技術。其智能探測器在靈敏綜合度上比法國同類的產(chǎn)品高,而且識別和探測距離更遠、圖像也很均勻。在完全無光的夜間,如同“超級貓眼”的探測器一般。夜間不僅可清晰看至幾十公里,還可跟蹤空中飛行目標,距離也達三百到四百公里。